9月30日,“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等承办。会议邀请了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前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作题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体系建没和学理阐释之我见”主旨演讲。杨教授是当前国内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领域理论研究最权威、最多产、研究时间最长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结合回顾自身理论研究的心路历程,讲述了自己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系统化学理化等方面的研究心得。在过去的15年间,他撰写、合著或主编出版了8部理论方面的专著,发表了20多篇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主题的理论文章。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系统化,他从哲学自觉、历史轨迹、内在逻辑和知行合一等角度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理化,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看法,即要实现从政治学习向专业学习的转变,要注重方法论的研究,要讲究政治理论与学术理论的互动,要积极参考其他领域思想的学理化成果。杨教授还回答了青年与会者的多个理论问题,并对青年学者工作坊这种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指出理论研究要有生命力必须依靠青年的力量,引导和激发青年走入和保持对于理论研究特别是主流理论研究的兴趣和干劲。

参加本次青年学者工作坊的青年研究者,主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校友代表(含留学生校友代表)以及目前学院对于主流理论研究有强烈兴趣的部分在读研究生。校友代表目前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江苏大学、嘉兴大学、铜陵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等高校工作。他们在会上表达了对于上外求学的眷恋之情和对于母校的报恩之情,以及希望延续在读期间与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并汇报了自己近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理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ALAA ALDEEK从中东治理的现实困境及未来出路出发,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于解决中东问题的极其重要性。陈荒拓谈到了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四大倡议之间关系的认识。柯研提出了如何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概念向国际社会有效传播的问题与对策。舒伟超汇报了关于他近来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的动力与进程的研究成果。赵倩则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文化基础的角度,指出“中国—中亚精神”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和价值支撑。会议认为,上述校友是上外国关学院近几年博士毕业生中仍然坚持从事主主流理论研究的优秀份子,是长三角地区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队伍的新生力量,作为第二批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兼职),能够在长三角地区以至更广区域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理化国际化研究协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为未来兼职队伍建设积累经验、探索规律。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首席专家郭树勇教授主持了工作坊,并作了总结发言。上外科研处成果与平台管理科张灿老师,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梁堃老师等人作了工作交流发言。郭树勇在总结发言中点评了各位校友的精彩发言并指出,上外党委和校领导、校机关对于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理化研究和“三进”实践极为重视,兼职队伍建设和出版物青年学者论丛栏目设立等举措是现有条件下主流理论型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上外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习近平外交思想三进工作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外部条件;很有必要像杨会长要求的那样,把“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学者工作坊”一届一届地办下去,与广受关注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与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讲习班”相得益彰,为外交思想研究和中国国际关系学自主性知识体系研究,积聚更多力量,作出更多贡献。
